【美股小幅收涨 大型科技股普涨】美股三大指数收盘均小幅上涨,纳指涨0.45%,标普500指数涨0.4%,道指涨0.13%。大型科技股普涨,亚马逊、奈飞、英伟达涨超1%,微软、谷歌、特斯拉、苹果、Meta小幅上涨。(中新经纬APP)
【商务部:中欧双方承诺保持双向开放,为对方企业提供公平、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有关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双方承诺保持双向开放,为对方企业提供公平、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中方愿与欧方定期召开中欧经贸混委会,充分利用中欧贸易投资政策对话、中欧经贸工作组等对话机制,加强中国商务部与欧委会贸易总司的交流。(中新经纬APP)
WTI 11月原油期货收跌0.35美元,跌幅0.39%,报89.68美元/桶。布伦特11月原油期货收涨0.02美元,涨幅0.02%,报93.29美元/桶。(中新经纬APP)
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12月黄金期价25日比前一交易日下跌9美元,收于每盎司1936.6美元,跌幅为0.46%。(中新经纬APP)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夜盘收报7.3115,较上一交易日夜盘收跌135个基点,成交量97.34亿美元。(中新经纬APP)
【外媒:加拿大航空公司将购买18架波音787飞机】据路透社报道,加拿大航空周一表示,已与波音公司签署协议,将购买18架宽体787梦幻客机。该公司希望利用强劲的旅行需求,部署节油型飞机。(中新经纬APP)
【欧洲主要股指集体收跌】欧洲主要股指集体收跌,德国DAX30指数跌0.99%,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75%,法国CAC40指数跌0.85%,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0.99%。(中新经纬APP)
【报告: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并购交易金额超1275亿元】据微信号“普华永道”消息,普华永道发布《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并购活动回顾及趋势展望》,报告显示,汽车行业2023年上半年并购交易金额超1,275亿元,交易数量为343宗,相较22年同期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整车制造环节的并购规模有所扩大,零部件、后市场领域的降幅均较为显著。(中新经纬APP)
【黑色系期货夜盘全线下跌,焦煤跌3.15%】国内商品期货夜盘收盘普遍下跌,能源化工品表现疲软,丁二烯橡胶跌3.41%,苯乙烯跌2.9%,低硫燃料油跌2.59%,LPG跌1.95%,纯碱跌1.85%,燃油跌1.64%。黑色系全线下跌,焦煤跌3.15%,焦炭跌2.98%,铁矿石跌2.11%。农产品多数下跌,菜粕跌1.66%,豆一跌1.03%。(中新经纬APP)
【外媒:日本在IMF的出资比率或被中德反超】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于年内展开的增资改革中,日本的出资比率可能从目前的第二位下跌。若使用根据经济规模的现行计算方式,日本很可能被中国、德国反超,跌至第四位。这将反映近年来日本经济停滞和日元贬值,导致日本的国际话语权降低。(中新经纬APP)
21:04
V观财报|拟被罚8570万元!思创医惠涉嫌欺诈发行等被通报,董事长遭10年禁入
中新经纬9月25日电 思创医惠25日晚间公告披露,收到《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下称《告知书》),证监会拟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8570万元罚款;公司董事长章笠中还拟被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 公告称,公司于2022年10月28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01120220017号),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2022年9月20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公司立案。2023年9月25日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下发的《告知书》。 《告知书》显示,经查明,思创医惠及相关人员涉嫌违法的事实如下: 一、思创医惠公开发行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 2021年1月22日,思创医惠公开披露《创业板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其中包含其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9月的财务数据。2021年2月1日,思创医惠披露《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结果公告》称,本次发行的可转债规模为81700.00万元。 思创医惠涉嫌通过全资子公司医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惠科技)与杭州闻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闻然)、上海洗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洗凡)、深圳市雨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雨淋)开展虚假业务等方式,2019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34929355.97元,虚增利润33021672.43元,占当期利润总额20.03%。 思创医惠涉嫌通过全资子公司医惠科技与杭州闻然、上海洗凡、深圳雨淋、医信惠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信惠通)开展虚假业务,以及提前确认与广东华上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曾用名广州华上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华上)、河南裕景医疗器械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裕景)相关业务的收入、成本等方式,2020年1-9月累计虚增营业收入60960200.21元,累计虚增成本6288117.34元,虚增利润52370662.54元,占当期利润总额56.81%。 二、思创医惠2019年、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思创医惠涉嫌通过全资子公司医惠科技与杭州闻然、上海洗凡、深圳雨淋开展虚假业务等方式,2019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34929355.97元,虚增利润33021672.43元,占当期利润总额20.03%。思创医惠《2019年年度报告》中相应财务数据未能如实披露。 思创医惠涉嫌通过全资子公司医惠科技与杭州闻然、上海洗凡、深圳雨淋、杭州开泰新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泰新)、医信惠通开展虚假业务,以及提前确认与广东华上、河南裕景相关业务的收入、成本等方式,2020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96468786.13元,累计虚增成本9228186.66元,虚增利润83941383.25元,占当期利润总额67%。思创医惠《2020年年度报告》中相应财务数据未能如实披露。 浙江证监局认为,思创医惠前述公开发行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的行为,构成《证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第一款所述的违法行为。 思创医惠时任董事长、总经理章笠中,未能有效管控医惠科技,知晓并授意相关员工实施前述虚增营业收入、成本、利润等行为,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思创医惠时任财务总监王凛全面负责思创医惠财务管理工作,未能对案涉事项尽到应有的注意义务,是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思创医惠时任副董事长、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孙新军协助董事长工作并全面负责思创医惠信息披露工作,未能对案涉事项尽到应有的注意义务,是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思创医惠2019年年度报告、2020年年度报告未能如实披露,涉嫌违反《证券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构成《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二款所述的违法行为。 思创医惠时任董事长、总经理章笠中,未能有效管控医惠科技,知晓并授意相关员工实施前述虚增营业收入、成本、利润等行为,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思创医惠时任财务总监王凛全面负责思创医惠财务管理工作,未能对案涉事项尽到应有的注意义务,是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思创医惠时任副董事长、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孙新军协助董事长工作并全面负责思创医惠信息披露工作,未能对案涉事项尽到应有的注意义务,是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思创医惠时任监事会主席、职工监事汪骏在章笠中的安排下知晓并参与了医惠科技和开泰新之间的虚假业务,参与、实施了思创医惠2020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是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综上,浙江证监局拟决定: 一、对思创医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8570万元罚款; 二、对章笠中给予警告,并处以750万元罚款; 三、对王凛、孙新军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00万元罚款; 四、对汪骏给予警告,并处以50万元罚款。 同时,思创医惠时任董事长、总经理章笠中违法情节严重,根据《证券法》第二百二十一条和2015年修订的《证券市场禁入规定》(证监会令第 115 号)第三条第一项、第四条、第五条的规定,浙江证监局拟决定:对章笠中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 自浙江证监局宣布决定之日起,在禁入期间内,除不得继续在原机构从事证券业务或者担任原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外,也不得在其他任何机构中从事证券业务或者担任其他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据公司2022年年报公布的简历,章笠中,汉族,1963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系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曾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两次,杭州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三次,第四届“科技新浙商”,第三届世界杭商大会“金凤凰”杭商等荣誉称号。现为滨江区侨联第二届委员会兼职副主席、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卫生信息标准委员会常委,移动物联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CHIMA)委员;《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编委兼常务理事。历任杭州师范大学教师,银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2011年6月至2018年2月任医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任公司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2017年1月至2021年8月18日担任公司总经理,2017年1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长。 对此,思创医惠表示,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将切实提高规范运作意识,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根据《告知书》认定的情况,公司判断本次《告知书》涉及的违法违规行为不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第二条、第四条、第五条所述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亦不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8月修订)》第10.5.1条、第10.5.2条、第10.5.3条所述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最终处罚结果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为准。 资料显示,思创医惠主营业务为EAS、RFID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以及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开发、实施和服务。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商业智能、智慧医疗。 业绩方面,2023年上半年,思创医惠营收5.63亿元,同比下降19.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785.36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二级市场上,思创医惠25日收跌3.08%,报4.40元,目前公司总市值38.01亿元。(中新经纬APP)20:37
V观财报|耐普矿机预计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大降
中新经纬9月25日电 25日,耐普矿机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47.71%至53.74%。 公告显示,耐普矿机预计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盈利1566.60万元-2466.6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86%至22.76%;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00万元-780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7.71%至53.74%。 来源:公告 对于业绩变动,耐普矿机表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合同签订额累计达到10.39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01.75%,剔除EPC类型业务,2023年前三季度合同签订额为8.35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62.14%。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合同签订额为3.3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2.92%。 不过,前三季度汇兑产生的收益对耐普矿机净利润的影响约为2159.71万元,其中第三季度为-714.05万元。同时,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710万元,去年同期为7934.78万元。 同日,耐普矿机披露,签订日常经营重大合同。 耐普矿机表示,近日与俄罗斯某客户签订了《泵和旋流器组供货合同》,公司为该客户提供渣浆泵和水力旋流器等设备,合同总金额人民币约9426.64万元。预计将对公司2024年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来源:公告 资料显示,耐普矿机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重型矿山选矿装备及其新材料耐磨备件专业制造企业,为客户提供重型选矿装备优化,选矿工艺流程设计、咨询和优化等增值服务。 二级市场上,耐普矿机股价表现强势,年内已涨超50%。(中新经纬APP)18:46
V观财报|华脉科技被通报批评:会计差错致多期财报不准确等
宝藏28网 中新经纬9月25日电 华脉科技及时任董事长胥爱民等人被上交所通报批评。 上交所网站25日公布的监管信息显示,经查明,2023年4月20日,华脉科技披露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称,鉴于2022年5月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1)陕民终1100号》《(2021)陕民终1115号》(以下合称终审判决书)认定,林洋将网上购买的手机盒冒充真手机交由公司及子公司南京华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讯公司)验收,同时安排他人冒充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以下简称西安电信)员工进行虚假验收,实际上该合同未实际履行,不应确认收入,相应年度的财务报表存在会计差错。 上述会计差错更正后,2017年年报中,调减总资产661.14万元,调减营业收入7043.76万元,调减营业成本6347.82万元,调减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归母净利润)661.14 万元,分别占更正后金额的0.44%、6.68%、8.56%、9.88%;2018年年报中,调增归母净利润661.14万元,占更正后金额的6.37%;2017年至2021年年报中,分别调减应收账款7829.14万元、1648.24万元、1648.24万元、1413.24万元、4315.17万元,相应调整其他应收款等会计科目。 此外,公司于2022年7月1日披露诉讼事项的进展公告称,公司及华讯公司收到前述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书,诉讼事项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具有一定影响,公司近期将申请再审,但未提示判决结果可能导致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相关情况。 2023年6月22日,公司披露《关于对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称,2022年底公司已放弃向最高法院申请再审,并披露称时任董事长胥爱民、时任副总经理王晓甫系对相关事项负责的时任董监高人员。 上交所指出,定期报告是投资者关注的事项,可能对公司股价及投资者决策产生影响,公司理应根据会计准则对当期财务数据进行客观、谨慎地核算并披露。但根据终审判决书认定,公司对案涉合同存在过错,未能对合同履行尽到充分审慎注意义务,未能准确确认收入,导致多期定期报告披露的财务数据披露不准确。且公司系根据收到的终审判决书作出会计差错更正,对公司前期财务数据有较大影响,但未在前期诉讼公告中及时披露相关不确定性,也未在放弃申请再审时及时披露会计差错相关进展。 责任人方面,时任董事长胥爱民作为公司主要负责人和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相关事项具体责任人,时任总经理姜汉斌作为公司经营管理主要人员,分管销售的时任副总经理王晓甫作为相关事项具体责任人,时任财务总监黄扬武作为财务事项负责人,未勤勉尽责,对任期内公司违规行为负有责任。 鉴于前述违规事实和情节,上交所作出如下纪律处分决定: 对南京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时任董事长胥爱民、时任总经理姜汉斌、时任副总经理王晓甫、时任财务总监黄扬武予以通报批评。 对于上述纪律处分,上交所将通报中国证监会,并记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 与此同时,华脉科技时任财务总监陆玉敏也因上述事项被监管点名。 上交所认为,时任财务总监陆玉敏作为财务事项负责人,未勤勉尽责,对任期内2018年年报及之后的定期报告负有责任。 鉴于上述违规事实和情节,上交所作出如下监管措施决定: 对公司时任财务总监陆玉敏予以监管警示。 资料显示,华脉科技是一家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产品覆盖了从局端OLT到用户端ONU的全系列ODN及无线通信网络建设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FTTX、传输网络建设、信息通信机房建设和无线信号室内分布等领域。 业绩方面,2023年上半年,华脉科技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亏损3400万元到41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31%到178%。 二级市场上,华脉科技25日收涨9.99%,报19.92元,走出三连板,目前公司总市值31.99亿元。(中新经纬APP)18:10
V观财报|大连热电及有关责任人被监管警示:业绩预告不准,更正不及时
中新经纬9月25日电 因业绩预告信息披露不准确等,大连热电及有关责任人被监管警示。 上交所查明,2023年7月13日,大连热电披露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亏预告,预计2023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归母净利润)约为-1.00 亿元到-1.20 亿元,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01亿元到-1.21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扭盈为亏。 2023年8月22日,公司披露业绩预告更正公告称,经财务部门再次测算,预计2023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2.00亿元到2.35亿元,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到-1.07亿元。业绩预告更正的原因系公司根据相关规定进行东海热电厂燃煤机组关停资产处置账务处理,影响 2023 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增加约32838.32万元。2023年8月23日,公司披露2023年半年度报告,实现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5 亿元。 上交所表示,公司半年度业绩是投资者关注的重大事项,可能对公司股价及投资者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公司理应根据会计准则要求,充分考虑可能影响当期业绩的情形,确保业绩预告的准确性。但公司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实际业绩与预告金额存在较大差异,归母净利润的盈亏性质发生变化,影响了投资者的合理预期。同时,公司迟至2023年8月22日才发布业绩预告更正公告,更正公告披露不及时。 综上,上交所表示,大连热电上述行为违反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 年修订)》(以下简称《股票上市规则》)第2.1.1条、第2.1.4条、第2.1.5条、第5.1.4条、第5.1.5条、第5.1.10条等有关规定。 上交所表示,公司时任董事长田鲁炜作为公司主要负责人和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时任总经理张永军作为公司经营管理主要人员,董事会秘书郭晶作为信息披露事务具体负责人,时任财务总监孙红梅作为财务事项具体负责人,时任独立董事兼审计委员会召集人刘晓辉作为财务会计事项的主要督导人员,未能勤勉尽责,对公司的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违反了《股票上市规则》第2.1.2条、第4.3.1条、第4.3.5条、第4.3.8条、第4.4.2条、第5.1.10条等规定以及在《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声明及承诺书》中做出的承诺。 鉴于上述违规事实和情节,上交所做出如下监管措施决定:对大连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及时任董事长田鲁炜、时任总经理张永军、时任董事会秘书郭晶、时任财务总监孙红梅、时任独立董事兼审计委员会召集人刘晓辉予以监管警示。 资料显示,大连热电主营业务为主要承担向城市居民、企事业单位提供汽(暖)产品和向电业部门提供电力产品。主要产品有电力和热力两大类,共有电力、工业蒸汽、高温水和居民供暖四个品种。二级市场上,截至9月25日收盘,大连热电跌1.32%,报7.46元,总市值30.18亿。(中新经纬APP)17:08
V观财报|6天4板丰华股份:不是华为供应商,没有业务往来
中新经纬9月25日电 6天4板丰华股份25日晚间发布风险提示公告表示,公司为汽车零部件企业二级供应商,不是华为的供应商,与华为无任何接触,与华为没有业务往来。 公告显示,丰华股份股票交易连续6个交易日(2023年9月18日-9月25日)中有4个交易日(9月18日、9月21日、9月22日、9月25日)收盘价格涨停,换手率及成交量也明显放大,存在较大交易风险。 据同花顺iFinD数据,丰华股份25日收报12.24元,涨幅9.97%,9月18日以来,公司股价涨幅36.76%,公司股票2023年年内涨幅为37.22%。 对于股价短期涨幅较大,丰华股份称,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公司主要产品一类为汽车方向盘骨架、汽车座椅滑轨等零部件,公司属汽车主机厂二级供应商,经营模式主要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订单式生产,向主机厂一级供应商直销;另一类为全铝家居定制产品及铝合金市政产品等。 公告表示,鉴于公司股票价格短期涨幅较大,已经明显偏离同行业和上证指数增长幅度,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风险,请广大投资者理性决策,注意投资风险。 同时,丰华股份指出,近期关注到有媒体将公司列为华为概念股,经公司自查,公司为汽车零部件企业二级供应商,不是华为的供应商,与华为无任何接触,与华为没有业务往来。 公告称,公司有镁合金汽车方向盘骨架产品通过汽车总成一级供应商终端销售给问界车型,公司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52亿元,该产品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不足1%,对公司业绩没有重大影响。 公告还提示公司存在业绩持续亏损风险:公司最近一年及一期经营业绩均亏损。2022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5.87万元,2023年上半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2.25万元,同比亏损增加。公司虽然采用了“降本增效、减亏扭亏”的具体措施,但2023年度能否扭亏为盈存在不确定性。 此外,丰华股份表示,公司控股股东存在破产重整风险。公司控股股东破产重整进展不达预期,虽然重整计划仍在执行期内,但能否按照法院裁定的12个月内实施完成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资料显示,丰华股份成立于1992年并于当年在上交所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镁合金、铝合金制品。(中新经纬APP)15:49
V观财报|寒武纪连亏6年!创投股东却赚疯了,套现66亿清仓离场
中新经纬9月25日电 (陈俊明)寒武纪遭创投股东集体“清仓”,累计套现超66亿元。25日午间,“V观财报”(微信号ID:VG-View)多次尝试就股东减持、未来盈利计划等致电寒武纪,但均无法接通。 创投股东套现超66亿 9月22日晚间,寒武纪公告披露,收到股东国投创业基金出具的《关于减持计划时间届满暨减持结果告知函》,国投创业基金减持7398690股,减持比例1.7760%,股份来源为IPO前取得,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减持总金额约14.82亿元。 目前,国投创业基金仅持有该公司1176股,持股比例降至0.0003%,这意味着该股东已经几乎“清仓”了寒武纪。 国投创业基金几乎清仓(来源:公司公告 下同) 此前在8月25日晚间,寒武纪披露,收到股东古生代创投出具的《关于股份减持计划完成暨减持结果的告知函》,古生代创投减持5975376股,减持比例1.4343%,股份来源为IPO前取得,减持总金额约10.72亿元。 减持完成后,古生代创投持股数量降至0股,正式“清仓”寒武纪。 古生代创投已经清仓 6月8日晚间,寒武纪披露,收到股东南京招银、湖北招银出具的《关于减持计划完成暨减持结果告知函》,南京招银减持3114627股,减持比例0.78%,减持总金额3.88亿元;湖北招银减持1539549股,减持比例0.38%,减持总金额1.91亿元。两大股东持股股份来源均为IPO前取得。 南京招银、湖北招银的普通合伙人暨执行事务合伙人的控股股东为招银国际资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目前,南京招银、湖北招银持股数量均为0股,同样“清仓”了寒武纪。 南京招银、湖北招银已清仓 上述四大创投股东此轮合计套现达31.33亿元。 据“V观财报”梳理,自从寒武纪IPO前取得的股份在2021年7月20日上市流通后,各大机构就已经开始了减持。 2021年7月22日、7月29日、9月17日,寒武纪的创投股东古生代创投、智科胜讯、宁波瀚高、国投创业基金、南京招银、湖北招银相继抛出减持计划。 该轮减持中,古生代创投和智科胜讯(二者构成一致行动关系)分别套现3.81亿元和3.29亿元;宁波瀚高套现5.95亿元;南京招银、湖北招银分别套现1.73亿元和0.88亿元。合计套现15.66亿元。 随后在2022年的又一轮减持中,南京招银、湖北招银分别套现2.17亿元和1.09亿元;宁波瀚高套现1.29亿元。合计套现4.55亿元。 时间来到2023年,寒武纪因踏中AI、ChatGPT等概念风口,股价从不足70元大涨至270元高位,创投股东也加紧减持步伐。 2023年2月,南京招银、湖北招银分别套现2.81亿元和1.41亿元;3月中旬,古生代创投、宁波瀚高、国投创业基金分别套现3.61亿元、2.25亿元和4.67亿元。合计套现14.75亿元。可以看到的是,此次减持后,宁波瀚高持股已为0。 宁波瀚高已清仓 直至6月初至9月末,寒武纪上述创投股东挥出最后一刀,清仓持股。按此计算,创投股东自2021年7月20日以来,累计套现金额达66.29亿元。 上市以来亏超30亿 与创投股东赚得盆满钵满有着鲜明对比的,是寒武纪的业绩。 2020年中旬,寒武纪头顶“AI芯片第一股”光环登陆科创板,而上市以来该股持续亏损。2020年至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寒武纪净利润分别为-4.35亿元、-8.30亿元、-13.25亿元和-5.60亿元,上市以来合计亏损31.5亿元。 另外在2017年至2019年期间,寒武纪也分别亏损了3.81亿元、0.41亿元和11.79亿元,上市前的三年已亏超16亿元。 资料显示,寒武纪注册地为北京市海淀区,主营业务是各类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终端设备中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主要产品为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训练整机、边缘智能芯片及加速卡、终端智能处理器IP以及上述产品的配套软件开发平台。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陈天石。 对于连年大幅亏损,寒武纪屡次提到研发投入。Wind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期间,寒武纪研发支出累计超过45亿元。2023年上半年,寒武纪研发投入的营收占比高达421.56%。 另外,在连续亏损下,2023年上半年,寒武纪营收还同比收缩33.37%至1.14亿元。该公司称,受供应链影响,公司调整销售策略,优先服务毛利较高、信用较好的客户,造成了本期营业收入有所下降。 在缺乏造血能力且持续失血的情况下,为了维持正常运营,寒武纪将目光投向了“外部输血”。 据寒武纪公告披露,该公司2020年首次公开发行募资净额为24.98亿元;2022年定增再次募资16.49亿元,两次募资合计超40亿元。截至2023年上半年,寒武纪仍有现金余额19.7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8月30日晚间,寒武纪抛出一份3000万元-5000万元的回购方案。截至9月4日晚间,该公司披露进展称,尚未实施股份回购。 二级市场上,截至9月25日收盘,寒武纪跌3.34%,报126.13元/股,股价较年内高位已经腰斩不止,总市值525亿元。(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08:23
V观财报|盘江股份所属煤矿发生事故致16死,曾多次被罚
中新经纬9月25日电 盘江股份25日早间公告,9月24日上午,公司所属山脚树煤矿发生一起事故,初步判断为运输胶带着火,造成16人遇难。 盘江股份表示,为吸取事故教训,公司立即组织所属煤矿开展安全大检查,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贵州省盘州市人民政府网站24日晚间通报,9月24日上午8时10分左右,盘州市盘关镇山脚树煤矿发生一起事故,初步判断为运输胶带着火,造成16人被困。经矿山救护队施救,目前火已扑灭,出事工作面温度和气体恢复正常。经初步核实,16人已无生命体征,其他各项工作正积极开展。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贵州局公开信息显示,山脚树矿近年来曾多次受到处罚。 比如,2022年2月19日,山脚树矿北集中回风巷T2甲烷传感器调校不规范,导致调校数据上传到国家矿山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显示“超限报警”1次,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山脚树矿被罚2.5万元。2022年3月29日,因提供虚假情况,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贵州局对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山脚树矿警告并处11万元罚款。 盘江股份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煤炭资源量合计81.31亿吨,可采储量39.38亿吨。其中,山脚树矿煤炭资源量达4.88亿吨,可采储量3.04亿吨。盘江股份在年报中提到,2023年的主要经营预算目标:生产原煤1550万吨,销售商品煤1056万吨,其中精煤428万吨,混煤(含原煤直销)628万吨,营业总收入103.59亿元,利润总额19亿元。 另据盘江股份8月25日披露的半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2.97亿元,同比下降15.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9亿元,同比下降50.23%。 二级市场上,截至9月22日收盘,盘江股份报6.62元/股,总市值142亿元。(中新经纬APP)07:36
V观财报|中国恒大:“无法满足新票据发行资格”
中新经纬9月25日电 24日晚间,中国恒大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鉴于主要附属公司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恒大地产”)正在被立案调查,本集团目前的情况无法满足新票据的发行资格。 中国恒大称,在建议重组下拟发行的各项新票据须根据其适用情形遵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和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企业中长期外债审核登记管理办法》,本公司须证明其符合相关规定。 图源:恒大公告 此前在8月16日,恒大地产公告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9月22日晚间,中国恒大发布公告称,取消原定重组会议安排。公告显示,中国恒大自从公布了拟进行境外债务重组以来,集团的销售情况不如预期,基于目前情况以及与其顾问及债权人协商,公司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建议重组的条款以匹配公司客观情况和债权人诉求。 鉴于上述情况,中国恒大表示,原定于2023年9月25日(天基和景程)和9月26日(本公司)有关建议重组的相关协议安排会议将不会举行。若建议重组的条款有任何修改,将另行公告。(中新经纬APP)17:49
V观财报|国城矿业被证监会立案,曾调减营收1.76亿
中新经纬9月24日电 国城矿业被证监会立案。 公司公告(下同) 24日,国城矿业公告,公司因前期会计差错事项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该公司称,立案调查期间,将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各项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监管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同日,国城矿业公告称,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于近日收到重庆证监局出具的《关于对国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关于对吴城、李金千、郭巍采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以下合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重庆证监局称,2023年4月24日,国城矿业披露《关于前期会计差错变更的公告》,决定对部分贸易业务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核算,并据此对《2022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中相关财务信息进行更正,同步披露《2022年半年度报告(更正后)》《2022年半年度报告摘要(更正后)》。其中,调减2022年1-6月营业收入1.76亿元,调减2022年1-6月营业成本1.76亿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4年修订)第十六条规定,该部分贸易业务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修订)相关规定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公司信息披露不准确。 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以下简称《信披办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按照《信披办法》第五十二条规定,重庆证监局决定对该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重庆证监局还表示,公司董事长吴城、时任总经理李金千、财务总监郭巍对上述违规行为负主要责任。按照《信披办法》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规定,决定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公开资料显示,国城矿业主要业务为有色金属采选、工业硫酸生产及相关产品贸易,主要产品为锌精矿、铅精矿、银精矿、铜精矿、硫精矿、硫铁粉、工业硫酸、次铁精矿等。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吴城。 业绩方面,2023年上半年,国城矿业实现营收5.5亿元,同比降36.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3.38万元,同比降97.21%。该公司称,期内主要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和贸易业务销售收入下降所致。 二级市场上,截至9月22日收盘,国城矿业报12.03元/股,公司总市值134亿元。(中新经纬APP)16:41
V观财报|股价月内翻倍,常山药业:未开展艾本那肽对肥胖的临床试验
中新经纬9月24日电 24日晚间,常山药业发布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公告,提示公司尚未开展艾本那肽针对肥胖或减重的临床试验。 来源:公司公告 公告称, 公司股票交易连续10个交易日内日(2023年9月11日至2023年9月22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100%,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的情况。 常山药业称,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未发现近期公共传媒报道了可能或已经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近期经营情况正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经核查,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本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也不存在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经核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公司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期间不存在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形。 风险提示方面,常山药业表示,公司目前开展的艾本那肽临床试验,适应症为治疗2型糖尿病,不涉及肥胖适应症。公司尚未开展艾本那肽针对肥胖或减重的临床试验。 9月19日,常山药业披露了《关于控股子公司收到艾本那肽III期临床研究总结报告的提示性公告》。公司已经完成艾本那肽临床试验,尚未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新药证书申请,艾本那肽最终能否获批上市及获批时间仍存在不确定性。即使未来艾本那肽上市,也面临较高的市场竞争风险,盈利情况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业绩方面,2023年上半年常山药业营业收入8.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8.45%;净利润-1.5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40.70%。对业绩下滑,该公司称,受肝素行业需求下降,肝素粗品市场价格下跌,公司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对上半年净利润产生了-5131.66万元的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常山药业主要从事肝素粗品、肝素原料药和肝素制剂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肝素类产品有:肝素钠粗品、肝素钠原料药、肝素钠注射液、低分子量肝素钙原料药和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依诺肝素钠原料药和依诺肝素钠注射液等。产品远销欧洲、美洲、独联体、东南亚地区等国家。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高树华。 二级市场上,截至9月22日收盘,常山药业报9.25元/股,股价较9月8日启动大涨前4.44元/股涨幅超100%,实现月内翻倍,公司总市值86亿元。(中新经纬APP)09:34
V观财报|销售不及预期 中国恒大取消原定重组会议安排
中新经纬9月23日电 22日晚,中国恒大集团发布公告称,取消原定重组会议安排。 公告显示,中国恒大集团(以下简称中国恒大)自从公布了拟进行境外债务重组以来,集团的销售情况不如预期,基于目前情况以及与其顾问及债权人协商,公司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建议重组的条款以匹配公司客观情况和债权人诉求。 鉴于上述情况,中国恒大原定于2023年9月25日(天基和景程)和2023年9月26日(本公司)有关建议重组的相关协议安排会议将不会举行。若建议重组的条款有任何修改,公司将另行公告。 来源:公告 此前于8月底,中国恒大披露2023年中期业绩,公司期内收入1281.8亿元,毛利98.0亿元;期内经营性亏损173.8亿元,非经营性亏损(包括诉讼、土地被收回、股权处置及资产评估减值等其他亏损)150.3亿元,所得税开支68.4亿元,净亏损合计392.5亿元。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国恒大负债总额23882亿元,现金总额(包括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及受限制现金)约为133.81亿元。公司拥有土地储备1.9亿平方米。该公司还参与旧改项目78个,其中大湾区55个(深圳34个),其他城市23个。(中新经纬APP)22:01
V观财报|电科院:伪造公章未影响正常经营
中新经纬9月22日电 电科院22晚间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称,截至目前伪造公章未对正常经营产生影响。 来源:电科院公告截图 电科院9月18日披露的《关于发现公司公章被伪造的风险提示性公告》显示,9月15日,公司新老管理层交接整理公司资料及物品时,于公司法务办公室仲文良处发现一枚涉嫌伪造的公司公章,该公章的尾号与公司董事长因业务需要自行保管所持的公司公章编号完全一致。 19日,电科院收深交所关注函。深交所要求该公司对公章被伪造对公司日常经营、财务状况已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影响,公司已采取及拟采取的应对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说明,并予以充分风险提示。 22日晚间,电科院发布公告一一回复深交所关注函提出的问题。 电科院表示,并公司档案室、印章管理部门等多部门对该伪造公章使用情况进行紧急自查,公司财务部核实了部分重大合同。截至目前,尚未发现该伪造公章用于形成对公司有或有义务的相关法律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业务合同、对外担保、银行贷款等)。后续公司将对上述期间所有合同进行全面细致的逐一核查。截至目前,公司核查结果是未对正常经营产生影响,也尚未发现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影响。 此前,电科院此前因豪门父子内斗而备受关注,胡德霖之子胡醇董事长职务曾被罢免,多枚印章被停用,今年5月初胡德霖因病逝世。9月初,电科院董监高相继辞职。 公开资料显示,电科院主要从事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机电设备、高低压电器元件、电器测试仪器等领域的认证、检测和校准服务。经营模式为独立第三方的检测机构模式,专注于技术检测服务。 业绩方面,电科院2023年上半年营收2.88亿元,同比降14.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0.08亿元,同比降135.88%。二级市场上,截至9月22日收盘,电科院涨2.44%,报5.03元/股,公司总市值38亿元。(中新经纬APP)21:01
V观财报|交建股份购买光伏资产遭问询,交易对方仅成立半年
中新经纬9月22日电 上交所网站22日披露关于交建股份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配套募集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的问询函。 来源:上交所网站 上交所指出,预案披露,标的公司主要从事光伏电池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为电池片及光伏组件,主要面向北美为主的海外市场。第三方咨询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评估显示,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乐观预计为398GW,而2023年底预计各环节总产能将超过800GW,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 上交所要求交建股份结合标的公司主要产品构成、市场空间、未来增长率、现有产能、下游需求,以及标的公司行业地位、近期行业波动等,分析标的公司相关产品及所处行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情况,相关产品后续是否能顺利实现销售,以及是否可能出现价格大幅下滑的问题,并充分提示风险。 预案披露,标的公司主营光伏业务,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订单生产模式,并主要聚焦北美地区销售,以DDP模式为主开展销售交付工作。2021年、2022年、2023年一季度,标的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97亿元、28.42亿元、12.1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7634.88万元、2.04亿元、1.64亿元。 上交所要求交建股份补充披露最近两年又一期标的公司前五大客户情况,包括客户名称、销售产品、销售金额等;结合标的公司经营与采购模式、在手订单、客户构成、行业地位等,区分业务板块说明标的公司业绩自2022年以来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及合理性,并结合主要客户变动情况,说明标的公司与相关客户的合作是否具有稳定性与可持续性;结合美国对东南亚光伏产品24个月免征反规避关税的缓冲期政策及标的公司的DDP销售模式,说明标的公司未来销售产品是否可能面临关税税率上升风险,是否可能影响相关客户的采购意愿及标的公司未来业绩,并充分提示风险。 预案披露,标的公司部分产品出口、原材料进口以美元结算,汇率波动会引起标的公司产品、原材料价格变动,进而影响标的公司业绩;2022 年以来,标的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较大。 上交所要求交建股份司结合标的公司最近两年又一期的利润构成,量化说明汇兑损益对标的公司净利润的影响,是否存在净利润主要来自汇兑损益的情况。 预案披露,标的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2021年、2022年、2023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107.47%、93.63%、86.38%。定期报告显示,上市公司2023年上半年末资产负债率为77.12%,较期初增长0.74个百分点。 上交所要求交建股份补充披露标的公司负债构成,并结合标的公司所处行业、行业地位、负债情况,分析说明标的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的原因;并说明本次交易对公司财务稳定性的影响,是否可能影响公司正常经营,说明公司拟采取的应对措施,并充分提示风险。 交易安排方面,预案披露,标的公司主营光伏业务,与公司现有工程施工主业差异较大。同时,标的公司生产、销售业务主体均主要分布在海外地区,营业收入主要来自境外。 上交所要求交建股份补充披露后续在业务、资产、财务、人员、机构等方面拟对标的公司实施整合的具体措施及计划安排;结合公司现有的经验、人员及技术等储备,以及前述整合措施及计划,说明在主营业务、主要生产区域有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公司后续能否对标的公司经营和财务等方面实施有效管控。 预案披露,交易对方博达合一设立于2023年3月,其中自然人柳敬麒、黄久瑞、员工持股平台无锡博太分别持股89.3%、4.7%、6%,预案未披露博达合一的主要业务情况。 上交所要求交建股份核实并说明柳敬麒、黄久瑞、无锡博太是否存在一致行动关系,并结合上述主体持续持有权益的时间,说明交易对方博达合一是否专为本次交易设立,如是,请补充披露交易完成后最终出资方的锁定安排。 公开资料显示,交建股份注册地为安徽省合肥市,主要从事公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相关的工程施工、勘察设计、试验检测等业务。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俞发祥,其还通过祥源控股控制A股上市公司祥源文旅。 业绩方面,2023年上半年,交建股份实现营收22.23亿元,同比降18.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5亿元,同比增12.11%。该公司称,主营业务收入下降主要系部分新承接项目业主方开工手续滞后等原因导致进度产值下降;净利润上涨主要系上半年对长账龄款项收回,账龄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金额较去年末有所下降,部分坏账损失转回所致。 二级市场上,截至9月22日收盘,交建股份报7.11元/股,公司总市值44亿元。(中新经纬APP)20:55
V观财报|“踩雷”*ST美尚,广发证券千万罚单落地!
中新经纬9月22日电 继4月被立案、7月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后,“踩雷”*ST美尚的广发证券罚单最终落地,其被责令改正、警告,合计罚没超千万元。 未勤勉尽责 22日晚间,广发证券公告称,当日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经查明,广发证券存在以下违法事实: 广发证券担任美尚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美尚生态,即*ST美尚)2018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的保荐(主承销)机构,签字保荐代表人为王鑫和杨磊杰。 广发证券出具的保荐书等文件存在虚假记载。广发证券在担任保荐(主承销)机构期间未勤勉尽责,包括:核查大额银行存款账户程序设计不到位,对美尚生态银行存款函证程序执行不到位;对应收账款的函证程序、尽职调查程序执行不到位;对2018年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募投项目走访程序执行不到位;对美尚生态重要银行借款合同查验不到位;对美尚生态申请文件、证券发行募集文件中无证券服务机构专业意见支持的内容,未获取充分的尽职调查证据和作出独立判断。 证监会认为,广发证券在为美尚生态2018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提供保荐服务过程中,未遵守业务规则和行业规范,未勤勉尽责地对美尚生态的发行申请文件进行审慎核查,出具的保荐书等文件存在虚假记载,构成2005年《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违法行为。广发证券未审慎核查美尚生态发行募集文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行为,违反了《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44号)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构成2005年《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一条所述“其他违反证券承销业务规定的行为”。 对于广发证券上述违法行为,美尚生态项目保荐代表人王鑫、杨磊杰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证监会决定: 一、对广发证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保荐业务收入943396.23元,并处以943396.23元罚款;没收承销股票违法所得7830188.52元,并处以50万元罚款。 二、对王鑫、杨磊杰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25万元罚款。 来源:广发证券公告 美尚生态已被罚1330万元 前述提到的美尚生态,目前已经收到了罚单。 今年7月14日晚间,*ST美尚公告称,收到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书,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330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长兼实际控制人之一王迎燕给予警告,并处以1510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兼实际控制人之一徐晶给予警告,并处以53万元罚款。同时,对王迎燕采取证券市场终身禁入措施。 据通报,美尚生态涉嫌违法的事实如下: 一是2015年公司招股说明书、2015年至2019年年报、2020年半年报、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2017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等信息披露文件存在虚假记载; 二是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及资金占用; 三是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诉讼事项; 四是未如实披露控股股东归还资金占用情况; 五是非公开发行股票行为构成欺诈发行。 据官网介绍,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国内首批综合类证券公司,先后于2010年和2015年在深交所及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控股广发期货、广发信德、广发乾和、广发资管、广发控股(香港)、广发融资租赁及广发基金,投资参股易方达基金(并列第一大股东)。(中新经纬APP)20:31
V观财报|未履行增持承诺 生物谷控股股东、实控人收警示函
中新经纬9月22日电 生物谷21日公告称,云南证监会近日下发关于对公司控股股东深圳市金沙江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沙江”)、实际控制人林艳和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来源:生物谷公告截图 警示函显示,2020年4月,生物谷发布《云南生物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精选层挂牌后三年内稳定股价的预案》,2023年1月发布《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实施稳定股价方案的公告》《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相关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延期实施增持计划并变更增持承诺的公告》等。 云南证监会表示,根据上述承诺事项,由于触发稳定股价条件,在2023年1月30日至2023年7月31日增持期间,金沙江作为生物谷控股股东需增持生物谷股票不低于20万股,增持金额不低于180万元且不超过450万元;林艳和作为生物谷实际控制人需增持生物谷股票不低于143,667股,增持金额不低于129.3万元且不超过323.25万元。截至2023年8月1日,金沙江、林艳和未能履行增持承诺。 云南证监局决定对金沙江、林艳和采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 生物谷表示,本次行政监管措施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财务方面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不存在因本次处罚/处理而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对此,生物谷拟采取或已采取的措施如下: 自2023年8月1日起停止向金沙江、林艳和派发股东分红,禁止其转让所持生物谷股份,直至金沙江、林艳和按《稳定股价的预案》之规定采取相应的稳定股价措施并实施完毕时为止;持续督促金沙江、林艳和按照《稳定股价的预案》的规定,履行相关程序后增持公司股票以稳定公司股价。 资料显示,生物谷主要从事以植物药为主的药品、保健的研发、生产及市场营销。公司主导产品为灯盏生脉胶囊和灯盏细辛注射液等灯盏花系列药品。 业绩方面,生物谷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3亿元,同比上涨10.81%;净亏398.69万元,同比由盈转亏。二级市场上,截至9月22日收盘,生物谷跌0.47%,报6.29元。(中新经纬APP)19:07
V观财报|数字人半年报遭问询:仅增1人,管理人员薪酬大涨47.93%?
中新经纬9月22日电 北交所22日向数字人下发半年报问询函,要求说明职工薪酬增幅显著高于人员数量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等。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增加13.20% 数字人半年报显示,本期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4641.78万元,较上期期末增加13.20%;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1405.47万元,期末账面价值3236.31万元。公司前五大应收账款对象期末余额合计2912.27万元,计提坏账793.38万元。其中,公司对第一大应收账款对象国药控股重庆泰民医药有限公司(下称“国药泰民”)的款项1535.89万元长期未收回,且本期将其欠款的坏账准备计提方式调整为单项计提,计提比例为30%。 基于此,北交所要求:(1)逐项列示前五大应收账款对象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交易内容、业务背景、销售金额及占比、账龄、逾期情况、期后回款情况,说明逾期原因及相关催收工作开展情况; (2)结合收入确认政策、国药泰民应收款项的形成原因、发生时间、是否具有商业实质、相关客户资信及催收工作等的情况进行说明,说明前期对国药泰民的收入确认是否符合准则规定,本期将该笔应收款项的的坏账准备计提方式调整为单项计提,并确定坏账计提比例为30%的原因及合理性,坏账计提是否充分。 半年报显示,数字人期末存货账面余额2543.22万元,同比增加74.96%。其中,发出商品账面余额999.39万元,较上期增加937.48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 北交所指出:(1)结合发出商品明细、对应的主要客户情况、客户签收程序及期末未确认收货的具体原因、期后确认收入及回款情况、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等,详细说明发出商品余额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符合行业惯例; (2)说明发出商品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是否存在期后大额退货的情形。 半年报显示,数字人本期受限货币资金合计379.29万元。其中,项目履约保证金56.14万元,较上期期末减少94.63万元;公司与客户约定三方监管户销售回款323.15万元,较上期期末增加94.31万元。公司本期期末其他非流动资产中应收质保金合计392.63万元,同比下降12.35%,计提减值准备32.98万元。 北交所称:(1)说明设立第三方监管账户来接受销售合同回款的业务背景,是否符合行业惯例,项目履约保证金与第三方监管户合同回款是否存在关联性,相关资金在何种条件下解除受限状态; (2)结合质保金减值准备的测算过程和依据,说明报告期内减值准备计提合理性和充分性。 职工薪酬增幅显著高于人员数量增加 半年报显示,数字人预付款项期末余额898.11万元,同比增长28.37%。预付款项前5名期末余额为590.13万元。 北交所要求:(1)说明预付账款大幅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超过1年未结算款项的具体内容及交易背景,未及时结算的原因及合理性; (2)补充披露前五名预付对象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预付款项的具体内容、交易背景、预付比例,并说明与合同约定的结算安排是否一致;如不一致,说明原因及合理性,预付对象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董监高等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是否存在资金占用等其它利益输送情形。 半年报显示,数字人本期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下职工薪酬分别为375.86万元、263.9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6.40%、47.93%。公司本期销售人员、管理人员分别为76人、18人,较期初分别增加6人、1人。 北交所表示,结合人员构成、薪酬政策等,说明职工薪酬增幅显著高于人员数量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 上半年续亏698.82万 官网介绍,数字人是首批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目前,公司产品主要由数字医学教育、人体生命科普和数字医疗产品三大模块构成,服务对象覆盖了医院、医学院校、科技展馆等领域。 7月4日,数字人披露《高级管理人员辞职公告》称,谭立文因个人原因辞去研发中心医学技术总监(高级管理人员)职务。数字人表示,谭立文此次辞去研发中心医学技术总监(高级管理人员)职务,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财务方面,2023年上半年数字人实现营业收入1819.89万元,同比增长154.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698.82万元,上年同期为净亏损1414.78万元,同比收窄50.61%。 二级市场上,9月22日数字人低开高走,收涨1.86%报9.29元,年内累计上涨13.57%。(中新经纬APP)18:32
V观财报|凯伦股份及控股股东被立案
中新经纬9月22日电 22日盘后,凯伦股份公告称,当天收到证监会分别对公司和控股股东凯伦控股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凯伦控股”)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和凯伦控股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和凯伦控股立案。 凯伦股份表示,在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和凯伦控股将积极配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来源:凯伦股份公告 资料显示,凯伦股份成立于2011年7月,是一家提供系统化服务的建筑防水材料生产商。 此前在9月8日盘后,凯伦股份公告称,收到江苏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据通报,经查,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凯伦股份通过向供应商预付货款的方式,为凯伦控股提供周转资金,凯伦控股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公司未按规定对上述关联交易进行审议并披露临时公告,也未在2021年半年报、2021年年报、2022年半年报中披露上述事项。 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第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钱林弟、常务副总经理张勇和财务总监季歆宇对上述违规行为应承担主要责任。 根据规定,江苏证监局决定对凯伦股份、钱林弟、张勇、季歆宇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计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中新经纬APP)18:05
V观财报|鸿达兴业被证监会立案
中新经纬9月22日电 22日盘后,鸿达兴业发布公告称,9月2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9月14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来源:公司公告 该公司称,立案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将持续做好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本次立案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造成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2023年半年报曾出现多处错误及未填报。9月1日晚间,鸿达兴业发布更正公告,因工作人员疏忽《2023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2023年半年度报告摘要》出现多处数据错误及未填报。 其中,《2023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债券余额”及《2023年半年度报告摘要》“债券余额”填报数据有误,更正前债券余额为337145000;更正后债券余额为33714.50。另外,《2023年半年度报告全文》中资产负债率本报告期末比上年末增减数据计算有误,更正前为-45.06%;更正后为2.14%。该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摘要》中“截至报告期末的财务指标”未填报。 鸿达兴业表示,公司就此次更正给投资者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敬请广大投资者谅解。 公开资料显示,鸿达兴业注册地为扬州市广陵区,主营产品及服务包括氢气、PVC、稀土催化剂、环保脱硫剂等。公司在广州、扬州、乌海设有三个研发中心,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公司控股股东为鸿达兴业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周奕丰。 业绩方面,鸿达兴业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49亿元,同比降24.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76亿元,同比降270.81%。 二级市场上,截至9月22日收盘,鸿达兴业收盘报2.11元/股,公司总市值66亿元。(中新经纬APP)17:47
V观财报|人福医药回应“两款药品要进省级集采”,股价盘中跌停
中新经纬9月22日电 22日盘后,人福医药回应“两款药品要进省级集采”称,2023年1-6月红霉素肠溶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销售收入分别约占公司同期营收的0.19%、0.12%。 集采消息吓崩股价 9月22日开盘,人福医药股价闪崩跌停,午后小幅回升,收跌7.13%报22.81元。 图源:Wind 有媒体报道称,这或与安徽省医药价格和集中采购中心发布的一则征求《安徽省2023年度部分化学药品及生物制剂集中采购文件》意见的通知有关,在这则通知中,首次有管制类麻醉药品纳入省级集采。 22日盘后,人福医药回应上述网络信息称,上述文件拟报量目录涉及控股子公司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宜昌人福”,公司持有其80%股权)的产品红霉素肠溶片(规格:0.125g)及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规格:40mg)。 两款药品销售收入占比均较低 人福医药介绍,宜昌人福于2002年10月获得红霉素肠溶片(规格:0.125g)的《药品注册证书》,该药品主要适用于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感染的替代用药以及军团菌病等感染。宜昌人福的红霉素肠溶片2022年度销售收入约为3100万元,约占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的0.14%;2023年1-6月销售收入约为2400万元,约占公司2023年半年度营业收入的0.19%。 宜昌人福于2022年9月获得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规格:40mg)的《药品注册证书》,该药品适用于缓解持续的中度到重度疼痛。宜昌人福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2022年度销售收入约为270万元,约占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的0.01%;2023年1-6月销售收入约为1,500万元,约占公司2023年半年度营业收入的0.12%。 人福医药表示,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网站发布的本次意见征集时间自2023年9月21日至2023年9月25日。宜昌人福将根据相关规定,及时向有关单位进行反馈。 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被轮候冻结 同日(9月22日),人福医药披露《关于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被轮候冻结的公告》。 人福医药称,截至2023年9月21日,人福医药控股股东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当代科技”)持有公司4.4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7.35%,其中已质押的3.87亿股已被司法标记及轮候冻结,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数量的86.60%,剩余未质押的5982.96万股已被司法冻结及轮候冻结,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数量的13.40%。 人福医药表示,截至目前,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被轮候冻结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如后续当代科技相应股份涉及处置,可能会导致公司股权结构发生变动。 人福医药强调,上述事项目前尚未对公司日常经营、公司治理等造成实质性影响。公司将积极与市场沟通,同时强化内控控制,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定,保证公司的正常经营和公司治理的稳定。 资料显示,人福医药成立于1993年,是湖北省医药工业龙头企业、中国医药工业30强、全国科技创新示范企业、中国医药制剂国际化先导企业,已在神经系统用药、甾体激素类药物等细分领域形成领导或领先地位,近年来逐步拓展美国仿制药业务。(中新经纬APP)16:18
V观财报|三连板精伦电子称“和华为无业务往来”,业绩持续亏损
中新经纬9月22日电 22日盘后,三连板精伦电子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性公告》称,公司和华为没有业务往来。 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精伦电子收盘价格较9月18日累计涨幅达36.34%。短期内精伦电子股价涨幅较大,换手率及成交量也明显放大,精伦电子“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二级市场交易风险,理性决策,审慎投资”。 和华为没有业务往来 精伦电子表示,近期关注到有媒体将公司列为华为概念股,经公司自查,公司和华为没有业务往来。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精伦电子强调,公司主营业务无重大变化。本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制造类产品、商用智能终端类产品和软件与信息服务类产品,未发生变化。其中,智能制造类产品和商用智能终端类产品,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37.17%和45.52%,分别同比下降47.18%和24.29%。 9月21日盘后,精伦电子还曾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董事会确认,公司没有任何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规定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与该等事项有关的筹划、商谈、意向、协议等;董事会也未获悉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规定应披露而未披露的、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 业绩持续亏损 官网介绍,精伦电子成立于1994年,2002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国第一家以全自然人发起的上市公司。精伦电子(集团)主要产品和解决方案集中在三个方面:智能控制、商用终端、智能互联和人机交互。 财务方面,2022年度,精伦电子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229.23万元。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993.80万元;2023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为6177.36万元,较上一报告期下降33.41%。 对于2023年上半年营收下滑,精伦电子解释称,主要原因是受目标客户需求普遍下降影响,产品销售收入出现下降,特别是智能控制类产品销售收入下降明显。至于亏损,主要原因是产品销售收入出现下降,因此导致亏损。(中新经纬APP)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通报2023年1-8月对外投资合作情况,2023年1-8月,我...
业绩方面,上半年,中顺洁柔实现营收46.85亿元,同比增加7.27%;归属于上市...
【隔夜重磅】 经合组织上调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 经合组织周二上调...
中方依据世贸组织相关规则,对美诉中方针对美钢铝232关税措施的反制措施世贸...
【隔夜重磅】 美国自俄进口化肥创历史新高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对美国...
2023年9月6日9点51分49秒,埃维创业名下证券账户卖出“我乐家居”60000股,...
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也是非洲主要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但电网供电...
Wind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敷尔佳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8.07%、4.08%、7.25%;...
【隔夜重磅】 甲骨文市值一夜蒸发3386亿元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下跌,道...
【隔夜重磅】 美股三连涨,特斯拉市值一夜飙涨5802亿元 美股三大指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3 宝藏28网 www.enudjglr.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